- · 《农业展望》投稿方式[06/01]
- · 《农业展望》期刊栏目设[06/01]
- · 农业展望版面费是多少[06/01]
对话农业:产能去化超预期下的困境反转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钟凯锋: 第一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预期的问题,现实只是对预期的修正,不存在绝对的规律。复盘之前几轮周期发现,2014年那一轮,行业研究不具有系统性,市场上相关个股也较少,
钟凯锋:第一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预期的问题,现实只是对预期的修正,不存在绝对的规律。复盘之前几轮周期发现,2014年那一轮,行业研究不具有系统性,市场上相关个股也较少,因此猪周期与价格同步性较高;上一轮猪周期因为存在一定的学习效应,同时市场长期处于底部蓄势待发,叠加非洲猪瘟的影响很容易让大家相信产能去化从而形成一致预期,股价完全跟随预期走,猪价上涨之后β角度没有上涨。本轮猪周期介于之前两轮之间,有学习效应在,但没有相关显性事件让投资者克服能见度较低的问题,所以现在股价提前但之后仍存在空间。
1)生猪:坚定看多
策略团队方奕、黄维驰,联合宏观团队董琦,与农业团队钟凯锋深度对话;为大家揭开下一阶段投资主线,展示行业发展脉络,探讨股价收益与估值变动的来源以及未来投资的看法。
04 如何看待猪周期
5.3.从尾部到龙头行情的原因
·与市场共识的主要差异:产能去化超预期。市场主流持“反弹而非反转”的观点,但我们认为猪周期将迎来实质性反转,根据时间先后,先是预期的反转,而后是基本面(猪价)的反转。1)预期根植于对于猪周期本质的认知,不同于工业品的需求定方向、供给定弹性,生猪预期跟随供给,这是预期反转会提前的原因。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下降九个月,意味着预期已经反转了九个月,从预期的反转的角度讲,目前正在逐步验证。2)猪价的反转在2022年二季度,不同于市场认为去化不足的看法,我们认为是充足的,将会从“已经发生的”、“仍将持续的”、“广义的”去化三个维度渐进式的体现出来。?
其次,我们认为猪价的反转在2022年二季度。当下市场会认为反转尚早,主要原因是市场认为产能去化不足,但我们认为产能去化是足够的:第一,已经完成的实际去化程度预计比官方数据要大,偏面的生产资料数据、能见度高的口径数据都显示了这一点;第二,二季度包括下半年去化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波折,但资产负债表压力的持续加大以及实际上并不稳定的预期意味着大方向上仍然是去化的;第三,广义上讲,除了能繁母猪数量之外,还应当关注效率,在行业仍然持续失血的状态下,配种率等等管理效率指标的下修会是超预期的。这些因素将逐步地演绎出来,确认本轮上涨是一次标准的反转,而不是大家所担心的反弹。
卡脖子问题主要在于资源、技术、制度三方面。资源方面,部分农产品种质资源不足,一方面是受限于客观的种质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主要受制于主观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进程等。技术方面,我国生物育种技术稍显落后,我国以转基因为代表的技术还在推广并逐步落地的阶段,但在国外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制度方面,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足,良种被侵权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会导致劣种驱逐良种。
钟凯锋:全球育种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被动选种,第二是主动育种。主动育种分为杂交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两个阶段,目前正在与大数据进行新的融合。我们国家相对落后一些,现在处于杂交育种向生物技术育种推进的阶段。
钟凯锋:首先关于猪价的弹性,定性上看,这是一轮中型的猪周期,高度介于上一轮和之前两轮猪周期之间。之前两轮猪周期是普通的猪周期,高点分别为19.9元/公斤、21.5元/公斤,上一轮猪周期是超级猪周期,高点为40元/公斤。因此,我们认为这一轮猪周期的高点在20元/公斤~40元/公斤之间。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我们认为本轮猪周期的斜率中等偏高,2022年的下半年可能会略偏低一点,2023年可能略偏高一点,但总体上差别较小。
第二,相对于工业品而言,生猪需求较为稳定,需求的波动影响较小。即使考虑需求的影响,生猪需求目前受疫情影响较差,根据“弱现实、强预期”的规律,投资者对于未来的预期是边际向好的,这反而会提供边际上正向的影响。关于斜率,我们认为是中等偏高,但投资者更多不相信目前是反转,大部分投资者认为目前是一个低斜率反弹。因此不需要一个较高斜率的上涨也能够验证本轮猪周期的反转,进而推动股价的上涨。
第一,猪周期本质是供给周期,它是决定方向及弹性的,更应该看到这种情况意味着供给出清会有更强的确定性和持续性。
文章来源:《农业展望》 网址: http://www.nyzwzz.cn/zonghexinwen/2022/0526/1078.html